第二十五章:消化道出血

一、概述

  • 上消化道出血: Treitz 韧带以上 的消化道,包括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
  • 最常见原因
    1. 消化性溃疡
    2.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
    3. 胃癌
    4.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

二、临床表现

  •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 出血量、出血速度、出血部位及性质 ,与病人的年龄及循环功能的代偿能力有关。
    • 呕血:特征性表现,咖啡色或鲜红色
    • 黑便:柏油样、粘稠及发亮
    • 便血:出血量 > 1000ml,暗红色
    • 其他: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、贫血和血象变化(3-4h 以上出血贫血,24-72h 代偿稀释高峰)、发热(低热、体温中枢影响)、氮质血症

三、诊断

一)四部曲

  1. 是上消化道出血吗?
  2. 出了多少血?
  3. 出血停止了吗?
  4. 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?

二)上消化道出血的确立

  • 呕血、黑便;
  •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;
  • 呕吐物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;
  •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原因:咯血、口鼻咽出血。

三)出血量的估计

  1. > 5ml/d:便潜血(+)
  2. > 250-300ml/d:开始呕血
  3. > 50-100ml/d:黑便
  4. > 400ml/d:全身症状
  5. > 1000ml/d:周围循环衰竭
  • 最有价值的标准: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(动态观察血压和心率)

四)出血是否停止

  1. 反复呕血或黑便、肠鸣音活跃
  2. 周围循环衰竭经治疗无改善或波动
  3. Hb、RBC、Hct 持续下降,Ret 持续增高
  4. 在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,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

五)出血的病因诊断

  • 胃镜及结肠镜检查: 首选
  • 急诊胃镜( 出血后 24~48h 内
    • 先纠正休克 、补充血容量、改善贫血及使用止血药物
    • 如有大量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,可先置入胃管,抽吸胃内积血,并用生理盐水灌洗,以免积血影响观察

四、治疗

一)原则

  • 抗休克;
  • 积极补充血容量

二)一般急救措施

  • 卧床休息;
  • 保持呼吸道通畅;
  • 吸氧;
  • 禁食
  •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、复查血象、CVP

三)补充血容量

  • 输血前可先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甚至胶体扩容剂
  • 输浓缩红细胞的指征
    • 心收缩压 < 90mmHg ,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 > 30mmHg
    • 心率增快( > 120 次/分
    • 血红蛋白 < 70 g/L 或血细胞比容 < 25% ,输血量以使血红蛋白达到 70 g/L 左右为宜。

四)非静脉曲张导致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措施

抑制胃酸分泌药

  • 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在 pH > 6.0 时才能有效发挥 ,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块在 pH < 5.0 的胃液中会迅速被消化。
  • 常用:H2 受体拮抗剂、质子泵抑制剂

内镜治疗(80% 消化性溃疡可自行止血)

药物注射
  • 可选用 1:10000 肾上腺素盐水、高渗钠-肾上腺素溶液等;
热凝止血
  • 包括高频电凝、氢离子凝固术、热探头、微波等方法;
机械止血
  • 主要采用各种止血夹,尤其适用于活动性出血。

其他

  • 手术治疗
  • 介入治疗:血管栓塞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