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更新 | Last Updated
Prenote
NOTICE: This content is presented as `git diff`.
SUMMARY.md
@@ -151,6 +151,7 @@
- [蕴愈彼此,共渡红尘](生活碎笔/文章与写作/蕴愈彼此,共渡红尘.md)
- [通往优秀的路上,痛苦是一种试炼](生活碎笔/文章与写作/通往优秀的路上,痛苦是一种试炼.md)
- [随笔随记 | Essays](生活碎笔/随笔随记/随记.md)
+ - [很大程度上,你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,而不是历史决定了你](生活碎笔/随笔随记/很大程度上,你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,而不是历史决定了你.md)
- [医学如果不追求深入的话,其实门槛没有特别高](生活碎笔/随笔随记/医学如果不追求深入的话,其实门槛没有特别高.md)
- [要搞清楚你为什么上班](生活碎笔/随笔随记/要搞清楚你为什么上班.md)
- [学习不是脑子里塞满知识的行为](生活碎笔/随笔随记/学习不是脑子里塞满知识的行为.md)
@@ -878,6 +879,7 @@
- [当呼吸化为空气](阅读/零零散散/当呼吸化为空气.md)
- [所有女生要知道](阅读/零零散散/所有女生要知道.md)
- [每日一文 | Daily Article](阅读/每日一文/每日一文.md)
+ - [围城 - 钱钟书](阅读/每日一文/围城%20-%20钱钟书.md)
- [爱情的刽子手 - 李敖](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的刽子手%20-%20李敖.md)
- [托尼瀑谷 - 村上春树](阅读/每日一文/托尼瀑谷%20-%20村上春树.md)
- [乡下的猫 - 佚名](阅读/每日一文/乡下的猫%20-%20佚名.md)
sitemap.txt
@@ -1007,6 +1007,7 @@ 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与投资 - 希区柯克
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之死亡 - 亦舒
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故事 - 亦舒
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故事 - 余华
+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的刽子手 - 李敖
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情饥渴症 - 刘瑜
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我更多 - 张晓风
https://tinysnow.github.io/阅读/每日一文/爱无葬身之地 - 刘瑜
跨学科工具箱.md
@@ -349,6 +349,25 @@
## 社会经济学重要模型
+1. 传统经济学受到挑战
+ - 理性人假说,受到行为经济学的挑战
+ - 孤立人假说,受到新经济社会学的挑战
+ - 发达国家模型,受到发展中国家模型的挑战
+2. 禀赋效应
+3. 心理账户效应
+4. 供给需求模型
+5. 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:找到能 **灵活定价** 的 **大市场**,在里面做一个 **稀缺供给者**
+6. 投入产出模型/成本收益模型(ROI)
+7. 边际和边际变动,边际收益,边际成本
+8. 机会成本,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决策底线
+9. 可选择权: **年轻时过早丧失可选择权是非常可怕的,因为不知道会失去什么,也即不知道机会成本是什么**
+10.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
+11. 激励效应
+12. 推荐资源
+ - 现代货币理论:主权货币体系的宏观经济学 - [美]L·兰德尔·雷
+ - 货币、权力与人: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 - 翟东升
+ - 改良自:伊曼纽尔·沃勒斯坦《现代世界体系》
+
## 人类学重要模型
## 信息论重要模型
很大程度上,你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,而不是历史决定了你.md
@@ -0,0 +1,107 @@
+# 很大程度上,你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,而不是历史决定了你
+
+心理学三大巨头:弗洛伊德、荣格和阿德勒。前俩都是精神分析的,尤其是弗洛伊德,估计很多人都听过。阿德勒就很少人听过了,毕竟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,不受人喜欢。
+
+今天我们不聊学院派的历史,只聊他们自己的观点。
+
+弗洛伊德和荣格,都秉持“决定论”:现在生活这么烂,是因为过去做了某些错误的决定。
+
+而阿德勒秉持“目的论”:现在生活这么烂,是因为我们想把生活过得这么烂。
+
+很不可思议对吧。
+
+看到阿德勒的观点,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什么狗屁理论。
+
+我们慢慢说。
+
+**一,目的论和决定论的不同。**
+
+阿德勒的理论看起来狗屁不通,主要是一般情况下,我们的逻辑反应不过来。
+
+说两个例子就懂了,同时也可以说说这两个理论有什么不同。
+
+目的论和决定论最大的不同在于,我们处于主动位还是被动位。
+
+决定论中,我们始终属于“被决定”的位置,属于果,没法改变。
+
+决定论适合摆烂,或者跟人吵架。
+
+“我从小到大就是这么一个人。”
+
+“我早就跟你说过走不通。”
+
+“我一直就没把这件事情做好过。”
+
+你看,所有的事情都是“没办法”,这都是过去的惯性扑到我们脸上来了。
+
+我没法改变。
+
+所以决定论非常适合用来逃避——我什么都做不了。
+
+目的论则逼人直面现实。
+
+“我从小到大就是这么一个人。”——你说出这句话,是因为你不想去改变,而不是你不能去改变。
+
+“我早就跟你说过走不通。”——你说出这句话,是因为你想自证预言,从而证明自己是对的,后者比“能不能走通”这件事情,对你而言更重要。
+
+“我一直就没把这件事情做好过。”——你说出这句话,是因为你不想再继续去尝试,你害怕再受到伤害。
+
+你看,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我们想达成某种目的吗,并非是因为历史那么死板替我们决定了一切对吧?
+
+所以为什么阿德勒不受人喜欢,因为这个理论把责任绑死了,绑定在说话人的身上了。
+
+没办法逃避。
+
+既然我是主动位,不是被动的,那我逃避了,责任就在我了,被动的话我还有借口可以狡辩。
+
+**二,谁的理论更好?**
+
+没有谁的理论更好。
+
+更准确地说,精神分析和个体心理的这两个理论,处于一条线的两个极端。
+
+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客观的,我们没办法改变,我们都是自己潜意识的奴隶,完全放弃了主观能动性。
+
+目的论则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,就好像我们信心满满想要让太阳从西边升起来,我们就真的能办到一样。
+
+我们都知道看待世界大体分为“唯物主义”和“唯心主义”,前者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,后者已经被马克思主义批判得体无完肤了。
+
+实际上唯心主义没有这么肤浅,但是这都是后面该聊的东西了,先不展开了。
+
+阿德勒的观点就有些过于唯心。
+
+**三,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?**
+
+静下来,仔细想想。
+
+当我们觉得某些事情非常困难,想要放弃、摆烂,不想努力,这种情形出现的时候,冷静下来,仔细思考。
+
+其中有多少客观原因是我没办法去掌控的?
+
+比如调剂,比如自然灾害、社会舆论、车祸、意外什么的。
+
+其中又有多少,是我主观地想要放弃的?
+
+是这件事情真的很困难,还是我“感觉到”困难而不想努力?还是因为麻烦、不喜欢、要跟讨厌的人接触、自己无法掌控?
+
+分清主观客观。
+
+客观的既然我们没办法掌控,那就不去管了。心有余力的时候,可以稍微试试去施加影响,看看能不能把客观的东西往想要的结果上带一带,实在不行那就算了。谁也不能让太阳原地爆炸对不对。
+
+主观的东西,如果能克服,自然最好,如果不能克服,放弃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。当然,前提条件是这件事情有选择的余地,或者能接受放弃的代价。如果没有选择的余地,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搞了。
+
+苦难就是苦难,没什么值得歌颂的。值得歌颂的,是挑战苦难并取得了胜利的人,无论主动还是被迫。而那些失败了的人,我们也不要去笑话,谁能保证他们就不是明天的我们呢。
+
+很大程度上,你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,至少在一定程度上,在主观的方面。
+
+而不是历史决定了现在的你,给人感觉完全处于被动的境地。不是这样的。
+
+想要越过越好,也就是生活中“客观”和“主观”方面,尽量提高我们能够决定的“主观”的占比。
+
+也就是“选择权”。
+
+
+
+南国微雪 Miyuki
+
+2025 年 9 月 11 日
\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
围城 - 钱钟书.md
@@ -0,0 +1,25 @@
+# 围城
+
+*钱钟书*
+
+ 一切图书馆本来像死用功的人大考时的头脑,是学问的坟墓;这图书馆倒像个敬惜字纸的老式慈善机关,若是天道有知,办事人今世决不遭雷击,来生一定个个聪明,人人博士。
+
+ 撒谎骗人该像韩学愈那样才行,要有勇气坚持到底。自己太不成了,撒了谎还要讲良心,真是大傻瓜。
+
+ 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。第一:女子无貌便是德,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,有品节;第二:男子无口才,就是表示有道德,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。
+
+ 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,一个个该各归各,老死不相往来。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,或消化,或排泄,是个人的事,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,要找同伴来分摊?聚在一起,动不动自己冒犯人,或者人开罪自己,好像一只只刺猬,只好保持著彼此间的距离,要亲密团结,不是你刺痛我的肉,就是我擦破你的皮。
+
+ 依照学校章程,文法学院学生应该在物理,化学,生物,论理四门之中,选修一门。大半人一窝蜂似的选修了论理。这门功课最容易——“全是废话”——不但不必做实验,天冷的时候,还可以袖手不写笔记。因为这门功课容易,他们选它;也因为这门功课容易,他们瞧不起它,仿佛男人瞧不起容易到手的女人。论理学是“废话”,教论理学的人当然是“废物”,“只是个副教授”,而且不属于任何系的。
+
+ 鸿渐记得自己老师里的名教授从不点名,从不报告学生缺课。这才是堂堂大学者的风度:“你们要听就听,我可不在乎。”他企羡之余,不免模仿。
+
+ 下一次,他注意女学生还固守着第一排原来的座位,男学生像从最后一排坐起的,空着第二排,第三排孤另另地坐一个男学生。自己正观察这阵势,男学生都顽皮地含笑低头,女学生随自己的眼光,回头望一望,转脸瞧着自己笑。他总算熬住没说:“显然我拒绝你们的力量比女同学吸引你们的力量都大。”想以后非点名不可,照这样下去,只剩有脚而跑不子的椅子和桌子听课了。
+
+ 刘东方教鸿渐对坏卷子分数批得宽,对好卷子分数批得紧,因为不及格的人多了,引起学生的恶感,而好分数的人太多了,也会减低先生的威望。总而言之,批分数该雪中送炭,万万不能悭吝——用刘东方的话说:“一分钱也买不了东西,别说一分分数!”——切不可锦上添花,让学生把分数看得太贱,功课看得太容易——用刘东方的话说:“给教化子至少要一块钱,一块钱就是一百分,可是给学生一百分,那不可以。”
+
+ 譬如他那位原配的糟糠之妻,凑趣地死了,让他娶美丽的续弦夫人。结婚二十多年,生的一个儿子都在大学毕业,这老婆早死了。死掉老婆还是最经济的事,虽然丧葬要一笔费用,可是离婚不要赡养费么?重婚不要两处开销么?好多人有该死的太太,就不像汪处厚有及时悼亡的运气。并且悼亡至少会有人送礼,离婚和重婚连这点点礼金都没有收入的,还要出诉讼费。何况汪处厚虽然做官,骨子里只是个文人,文人最喜欢有人死,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。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,文人会向一年、几年、几十年、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。“周年逝世纪念”和“三百年祭”,一样的好题目。死掉太太——或者死掉丈夫,因为有女作家——这题目尤其好;旁人尽管有文才,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,这是注册专利的题目。
+
+ 女人就那么贱!什么“做媒”、“介绍”,多好听!还不是市场卖鸡卖鸭似的,打扮了让男人去挑?不中他们的意,一顿饭之后,下文都没有,真丢人。
+
+ 范小姐发现心里有秘密,跟喉咙里有咳嗽一样的痒得难熬。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,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,等他们问,要他们猜,这是人性的虚荣。
\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